《淚溼春衫袖-01》

 【此篇是為消失的1923上元遶境留下紀錄】



《淚溼春衫袖-01》
《生查子》元夕 歐陽脩
去年元夜時,花市燈如晝。
月上柳梢頭,人約黃昏後。
今年元夜時,月與燈依舊。
不見去年人,淚濕春衫袖。
……
在1923年的春天,臺南州北港街本應是燈火輝煌、熱鬧非凡的元宵節慶典。然而,歷史的車輪卻在這一年轉動得異常沉重,昏睡性腦炎的陰影籠罩了這個宗教聖地,迫使人們不得不取消了期待已久的上元遶境活動。這一事件不僅是地方民俗的損失,更是當時政治與經濟背景下的一個縮影。

昏睡性腦炎的蔓延
1923年2月13日(二)(農曆十二月廿八),春節前夕,北港地區扶朝家爆發了昏睡性腦炎【甲腦】,與日本腦炎【乙腦】不同(由於蚊蟲的繁殖、活動及病毒在蚊蟲體內增殖均須一定的溫度。早年全球尚未暖化,冬季很冷,蚊蟲消聲匿跡,根據台灣流行概況,大部分的日本腦炎病例發生在春末、夏季及秋初之間,在冬季及春初很少發生),昏睡性腦炎的症狀更加複雜,患者常常表現出極度的嗜睡和意識模糊,甚至在短時間內就可能陷入昏迷狀態。醫學界對這一疾病的瞭解仍然十分有限,許多患者在經歷了痛苦的病程後,最終只能成為「活雕像」,在無聲的世界中度過餘生。

昏睡性腦炎這種疾病的初期症狀和流感相似:高燒、頭痛、疲乏、流涕。患者無從得知自己患了致命疾病;因此,病毒有足夠時間入侵大腦。由於昏睡性腦炎(在1915年到1926年間,該疾病曾經發生全球性的大流行,據估計有超過100萬人感染、50萬人死亡)在全球範圍內傳播的同時,也爆發了西班牙大流感,後者奪走了5千萬人的生命,導致前者被歷史所忽略。

這一年,北港的街道上彌漫著一種不安的氣息。人們在街頭小心翼翼地交談,生怕提及那令人恐懼的疾病。隨著病例的增加,地方政府不得不採取措施,限制人們的聚集活動,甚至封鎖通往北港的交通要道,2月17日台南州衛生課組織注射隊嚴陣以待(台南州疫情爆發後,至元宵節前一週,2月24日患者79名,痊癒1名,死亡38名),以防止疫情的進一步擴散。原定於元宵節舉行的盛大遶境活動被迫取消,街道上的歡聲笑語被沉重的歎息所取代。

评论

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

114會考作文

作文:當學生就是有這樣的優點

「會考國文科文言文閱讀解題」的詳細步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