〈空城計〉注釋-03

 

眾官無不 駭然,乃問孔明曰:

無不:沒有不,都是。 例:《三國演義˙第四回》:帝后皆號哭,群臣無不悲慘。

駭然:驚恐的樣子。 例:《三國演義˙第十八回》:早被一鎗搠透面門,逝於馬下。兩邊軍士見者,無不駭然。

句法:眾官無不駭然,乃問孔明曰:

 

「司馬懿魏之名將,今十五萬精兵到此,

乃:是。 例:宋代歐陽脩則云:「最佳讀書時,乃為『三上』,即枕上、馬上、廁上。」《0404論讀書》

名將:著名的將領。 例:《三國演義˙第七回》:今袁本初智勇過人,手下名將極廣。

統:率領、總理。 例:《三國演義˙第二回》:張梁統其眾,與我軍相拒。

精兵:訓練精良的部隊。 例:《三國演義˙第五十三回》:整點精兵器械,出城迎敵。

句法:「司馬懿乃(魏之名將),今〈司馬懿〉統十五萬精兵到此,

 

見了丞相,便速退去,何?」

丞相:秦漢以後輔佐天子的最高行政官員。多由一人擔任,有時亦由二人或多人共同掌政。歷代時設時廢,或改易其名,明洪武十三年後不復設置。

也:語氣詞,置於疑問句後,同「耶」。 例:我對曰:『無違。』」樊遲曰:「何謂也?」《0111論語選》

句法:見了丞相,〈司馬懿〉便速退去,何也?」

 

孔明曰:「此人 平生謹慎,必不弄險;

料:估量、猜度。 例:《三國演義˙第一回》:欲盡誅之,事必宣露。吾料其必敗也。

吾:我。 例:斯是陋室,惟吾德馨。《0403陋室銘》

句法:孔明曰:「此人料吾平生謹慎,必不弄險;

 

見如此模樣,疑有伏兵所以退去。

伏兵:暗中隱藏埋伏的軍隊。 例:《三國演義˙第十二回》:操若來,誘之入城,四門放火,外設伏兵。

所以:因此。 例:所以當老人發覺他已經釣到一條大魚的時候..《0412生存與奮鬥的啟示》

句法:〈司馬懿〉見如此模樣,〈司馬懿〉疑有伏兵,所以〈全軍〉退去。

 

行險不得已而用之。

非:不是。 例:日啗芻豆數斗,飲泉一斛,然非精潔即不受。《0407良馬對》

行險:做危險的事。 例:《三國演義˙第一一九回》:姜維亦罵曰:「匹夫行險僥倖,亦有今日耶!」

蓋:乃是、實在是。 例:《三國演義˙第卅五回》:水鏡曰:「不然。蓋因將軍左右不得其人耳。」

不得已:非心中所願,不能不如此。 例:《三國演義˙第廿七回》:吾非欲沿途殺人,奈事不得已也。

句法:吾非行險,蓋因不得已而用之。

 

此人引軍山北小路去也。吾已興、苞二人在 等候。」

必:一定。 例: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勞其筋骨,餓其體膚。《0411孟子選》

投:奔靠。 例:《三國演義˙第二回》:玄德﹑關﹑張三人往代州投劉恢。

令:使、讓。 例:但也從來沒有那麼令人興奮的頓悟感受!《0413我再說一次》

彼:那、那個、那裡。與「此」相對。 例:此起彼落的叫賣聲就更加豐富了。《0408聲音鐘》

等候:等待。 例:即是需要眾人的支持與合作,還要等候機會的到來。《0203謝天》

句法:此人必(引軍)投山北小路去也。吾已令興、苞二人在彼等候。」

 

眾皆驚服,曰:「丞相玄機神鬼莫測

驚服:驚訝佩服。 例:《北史˙卷六十四˙韋孝寬傳》:見其成事,方乃驚服。

玄機:神奇的計謀。 例:《三國演義˙第九十三回》:此是何人,識吾玄機?

神鬼莫測:鬼神都無法預知、測度。形容極隱密奇異,無法預料。

     例:《三國演義.第八十七回》:諸將皆拜伏曰:「丞相機算,神鬼莫測!」

句法:眾皆驚服,曰:「丞相玄機,神鬼莫測。

 

某等之見,必城而矣。」

某等:我們。 例:《三國演義.第十二回》:李典曰:「主公且在城外,容某等先入城去。」

棄:拋開、捨去。 例:朋友看他作畫如此艱苦,問他何不放棄。《0313生之歌》

走:逃跑。 如:逃走、敗走。 例:《三國演義.第一回》:眾賊見程遠志被斬,皆倒戈而走。

句法:若某等之見,必棄城而走矣。」

 

孔明曰:「吾兵止有二千五百,若棄城而走,必不能遠

遁:逃走。 例:《三國演義.第十八回》:劉表、張繡軍會合,見操兵少,疑操遁去,俱引兵入險擊之。

句法:孔明曰:「吾兵止有二千五百,〈我們〉若棄城而走,〈我們〉必不能遠遁。

 

司馬懿所 ?」

得:相當於何、豈、那、怎、難道等,表示反詰的語氣。

為:被。 例:忽有龐然大物,拔山倒樹而來,蓋一癩蝦蟆也。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。《0108兒時記趣》

擒:捕捉。 如:欲擒故縱、擒賊先擒王。 例:《三國演義˙第九十回》:驅巨獸六破蠻兵,燒藤甲七擒孟獲。

乎:用於句尾,表示疑問的語氣。相當於嗎、呢。 例:天下事有難易乎?《0310為學一首示子侄》

句法:〈我們〉得不為司馬懿所擒乎?」

 

拍手大笑,曰:「吾若司馬懿,必不便退也。」

訖:完畢、終了。 例:《三國演義.第四回》:飲酒畢,即起身辭別眾官而去。眾官又坐了一回,亦俱散訖。

拍手:雙手相拍擊,鼓掌。 例:《三國演義.第六十八回》:化成一個左慈,向空招白鶴一只騎坐,拍手大笑。

為:是。 例:今夫奕之為數,小數也;不專心致志,則不得也。《0311孟子選》

句法:〈孔明〉言訖,〈孔明〉拍手大笑,〈孔明〉曰:「吾(若為司馬懿),必不便退也。」

评论

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

114會考作文

作文:當學生就是有這樣的優點

「會考國文科文言文閱讀解題」的詳細步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