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竹本水巷~迢迢歸鄉路》
《竹本水巷~迢迢歸鄉路》
一、兩條路的起點
台74甲,像一位年輕有為的少年,2004年便貫穿八卦山脈,成為彰化東外環的生命線。短短10.5公里,從快官到花壇,跨越溪谷與聚落,11座橋梁如臂膀擁抱山水,讓人讚嘆工程的巧思與效率。
而台78甲,則像一位長期在夢裡徘徊的旅人。2006年,這條連接虎尾與北港的快速道路首次被提案,15.5公里的願景,承載著北港朝天宮香客的期待,卻因經費龐大、地層下陷等問題,始終無法踏出夢想的第一步。
八卦山下的74甲,地勢雖陡,但山脈堅實,工程隊迎難而上,跨谷築橋,繞村避宅。2011年高架段完工,2024年更將東彰道路全線串聯,形成一條縱貫彰化東側的快速大動脈。車流穿梭,從台中到二水僅需30分鐘,便利與繁榮如流水般滲透進每個角落。
反觀雲林的78甲,卻被超抽地下水的柔軟土壤困住了腳步。土庫段每年下陷7至8公分,20年間累積超過150公分的沉降,像一道深淵,吞噬了高架道路的藍圖。即便縣府多次提出改革方案,從三百多億元縮減到六、七十億元,但土地的不穩定性,讓這條路的未來始終遙不可及。
三、香客的等待
北港朝天宮,每年迎來千萬香客,縣道145線車行緩慢,成為信徒心中揮之不去的陰霾。「若有78甲,十來分鐘就能接上高速公路。」攤販阿嬸總是這樣感嘆。
而彰化的74甲,早已解決了類似的困境。花壇的芋粿巧阿伯笑著說:「從快官到紫南宮,半小時左右就到了,香客的路不再是煎熬,而是享受。」同樣是宗教文化的交通需求,一邊是順暢的車流,一邊卻是漫長的等待。
四、歸鄉人的心事
對雲林的遊子而言,回家的路總是顛簸且漫長。從台78線虎尾交流道下來後,剩下的路程只能依靠縣道,路程像是時光隧道,帶著他們回到童年的記憶,也提醒著這片土地的停滯。
而在彰化,74甲的夜燈早已匯成金色的河流,照亮了回家的路。車窗外的八卦山脈靜謐而穩定,讓人感受到現代交通帶來的便利與溫暖。
五、未來的期盼
近年,雲林縣府再次提出新的78甲方案,將北港溪右岸的防汛道路拓寬為雙向四車道,並銜接台78快速道路,初估經費約需70億元。這是一條更貼近現實的路,也是一條重新點燃希望的路。
然而,這條路能否真正落地,還需要時間的檢驗。北港溪的流水依然不歇,土地的沉降仍在繼續,但鄉親們的期待,卻像一盞盞燈火,在黑暗中靜靜燃燒,等待那一天,78甲能夠真正成為他們的歸鄉路。
尾聲
路,是人與土地之間的連結。74甲的成功,是因為它懂得尊重山脈的堅韌,順勢而為;78甲的遲滯,則是因為它還在學習如何與柔軟的土地共舞。或許,正如北港溪的水聲所說:「沉陷的土地,最懂等待的重量。」
當那條迢迢歸鄉路終於鋪就,北港的香客與遊子,將不再只聞樓梯響,而是能真正踏上那條通往家的快速大道。
评论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