歷史說書人一01史前臺灣與原住民文化
史前臺灣與原住民文化:臺灣老祖宗的「瘋狂進化史」
蔡耀昇 2025.09.26
各位同學,大家安安!我是你們的歷史老師。今天,我們不聊什麼愛恨情仇,我們來聊聊一件事:你從哪裡來? 不用想得太遠,我們說的是臺灣這塊土地上,最早的那些主人!
我們的課本上把這段歷史叫做「史前臺灣與原住民文化」
當然不是!我們是靠兩招:
考古發掘和口語傳說
來!跟著我,我們一起來看臺灣老祖宗的「瘋狂進化史」!
第一階段:舊石器時代—「長濱文化」的野性呼喚
這個時代,簡直是臺灣歷史的「開場舞」! 時間有多久?距今五萬到五千年前
生活模式:簡單粗暴,就是「靠天吃飯」!他們的主要工作是採集、漁獵
。看到樹上有果子就摘,看到水裡有魚就抓,跟野生動物沒兩樣,生活充滿了野性與不確定性! 武器裝備:用的就是「打製石器」
。什麼叫打製?就是拿石頭互敲,敲出一個尖銳的邊緣。這玩意兒,說穿了就是一塊鋒利的石頭 ,但它好用啊,可以切割獵物! 重大事件:他們已經會用火了
!各位,火是人類文明的第一件神器!烤肉、取暖、防身,樣樣行。 代表人物:目前最早被發現的是臺東的長濱文化
。
你說這日子多難?早上起床,你還不知道今晚有沒有飯吃!
第二階段:新石器時代—「臺灣阿嬤」的誕生與「農業革命」
新石器時代,臺灣人終於「進化」了!時間是距今七千到兩千年前
武器升級:從打製變成「磨製石器」
。不再是隨便敲一敲,而是開始仔細打磨,讓工具更精良、更好用。 經濟革命:這是重點!人類發生了「食物自主權革命」。從過去的完全仰賴自然
,變成可以自主生產 。 農業出現
:開始種田了! 稻米因為好保存,成了主要糧食
。 飼養家畜
:開始養豬養雞了!食物來源穩定多了。 燒製陶器
:有了鍋子、碗盤,可以好好煮飯、儲存食物了。
文化遺址:到處都是!像北部的大坌坑文化(繩紋陶片)
,臺北的圓山文化(留下了像山一樣的貝殼堆——貝塚) ,還有東部最厲害的卑南文化(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和石板棺) 。
簡單說,新石器時代,臺灣人從一個流浪的「野人」,變成了一個會種田、會燒菜的「好媳婦」(或好阿嬤)!
第三階段:金屬器時代—「十三行」開始跑單幫做生意!
最後這個時代,臺灣人開始「國際化」了!時間是距今大約兩千年到四百年前
技術突破:他們學會了「煉鐵」!在沿海地區開始出現煉鐵爐、鐵渣
。鐵器逐漸取代石頭,成為生活中的重要工具 。 國際貿易:這批老祖宗超前部署!他們開始跟外面的世界做生意,是臺灣最早的「跑單幫」貿易商。從十三行文化遺址挖出來的玻璃珠、銅錢
,就證明他們跟東南亞或中國大陸貿易往來非常密切 。玻璃器也開始取代玉器,變成最流行的裝飾品 。
臺灣原住民:南島語族的「超級英雄」!
在漢人來之前,臺灣這塊地上的主人,就是臺灣原住民
血統證明:他們屬於「南島語族」
。各位,南島語族超屌!他們分布範圍大到嚇人,從太平洋到印度洋都是他們的勢力範圍,而臺灣,就是這個巨大語族的最北端 !現在的學術界還在推論,臺灣很可能是南島語族向外擴散的起點 ,臺灣老祖宗根本就是「航海王」! 歷史傳承:原住民沒有文字,所以他們用口語傳說來傳承歷史和文化
。最經典的就是邵族的白鹿傳說,講述族人追逐白鹿,發現了日月潭並定居下來的故事 。 族群分類:傳統上,原住民分兩大群:
平埔族群:多分布在平原、丘陵
。因為很早就跟漢人接觸,所以大部分已經「漢化」了 。 高山各族:多分布在山區與東部
。他們接觸漢人較晚,所以保有更多傳統文化 。
好了,總結一下!從舊石器時代的野性漁獵,到新石器時代的農耕定居,再到金屬器時代的國際貿易,我們的臺灣老祖宗,真的是一步一步走過來了!這段沒有文字的歷史,是不是超熱血、超精彩?
评论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