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文

段考複習策略

  段考複習,詳細、具體的操作方法。 1. 制定詳細的複習計畫 一份好的計畫是成功的開始。除了列出科目,你還可以這樣做: 分配時間: 根據每個科目的範圍和你的掌握程度,分配不同的時間。例如,數學如果較弱,可以多分配30分鐘。 主題式複習: 把每個科目拆解成更小的單元或主題。例如,數學的「一元二次方程式」、國文的「古文觀止選文」,或是歷史的「清朝在臺統治」。 彈性調整: 計畫不是死的,如果你發現某個部分比預期花更多時間,可以適時調整。 2. 各科複習的進階技巧 國文: 古文: 針對重要古文,除了字義、詞性、文法外,還可以試著 口語化翻譯 ,確保自己完全理解文章內容,並能背誦重要段落。 現代文與新詩: 了解作者的 創作風格與思想 ,以及文章的 寫作目的 。例如,如果作者是一位環保主義者,那麼他的文章可能帶有相關的批判性或呼籲。 字音字形與成語: 製作 個人化的筆記 。把容易混淆的字詞和成語整理在一起,例如「形似字」或「音近字」,或是「易錯成語」。 英文: 文法: 不要只看,要 實際造句 。每學一個文法概念,就試著用它寫出2-3個句子,讓它變成你自己的語言。 單字: 學習單字時,除了背拼音和中文意思,也要學習它的 同義字、反義字,以及常用的搭配詞(collocation) 。例如,學「important」,可以同時學「crucial」、「essential」等。 閱讀測驗: 練習 抓出文章主旨和各段落重點 。掃描文章時,特別注意首段和末段,以及各段落的第一句話。 數學: 錯題本: 這是數學進步的關鍵。將你做錯的每一道題目都抄下來或剪下來,並在旁邊 寫下錯誤的原因 (例如:計算錯誤、觀念不清、題目理解錯誤),並註明正確的解法。 觀念圖: 針對每個章節,畫出 心智圖(Mind Map) 。把主要觀念放在中心,然後向外延伸出子概念、公式和相關例題。 舉一反三: 練習同一類型的題目時,可以試著 改變題目中的數字或條件 ,看看你是否能用相同的觀念來解題。 自然(理化、生物、地科): 理化: 學習每個公式時,要了解 每個變數代表的意義 ,以及它在生活中的應用。多練習 實驗題 ,因為很多考試題目會從實驗過程和結果中出。 生物、地科: 搭配圖表和圖鑑 來記憶。例如,在學習人體消化系統時,可以畫出消化器官的示意圖並標註名稱和功能。對於地科,則可多看氣象圖...

第一次段考作文題目與範文

  國一第一次段考作文題目:我的動畫媽媽導師 我最欣賞的動畫媽媽,是《龍貓》裡面的 草壁靖子 媽媽。她不像其他動畫媽媽那樣總是板著臉教訓孩子,或是一直用甜言蜜語哄騙她們。 草壁 媽媽因為生病住在醫院,不能時刻陪在 小月 和 小梅 身邊,但她的教育方式卻非常特別 ……   寫作要求(引導式寫作): 選擇一位媽媽 :請回想一部你印象深刻的動畫 ( 可以選《龍貓》以外的 ) ,選擇一位你最欣賞的媽媽。 描述她的樣子 : 她的名字叫什麼?(如果忘記可以省略) 她長什麼樣子? 她是怎麼教導孩子的?請舉一個具體的例子,說說她當時說了什麼、做了什麼,或有什麼樣的表情。 寫下你的感想 : 你為什麼欣賞這位媽媽? 她的教育方式讓你學到了什麼?這件事情對你有什麼啟發或影響? 你希望自己的媽媽也能像她一樣嗎?為什麼? 字數要求 :文章長度至少四百字,不必抄題。 【 2023 年滿 ( 六 ) 級分平均寫五 ~ 六段,字數為 921 字; 2024 年 916 字】 需用黑筆或深藍色筆,不可用鉛筆。   註: 2025 年會考作文 各級分比例 六級分 0.56%  五級分 16.45%  四級分 62.05% 三級分以下 20.94% 我的動畫媽媽導師:約兒・佛傑 大綱 範文 第一段:引言 開頭點題,選擇《間諜家家酒》中的約兒・佛傑作為主題。   簡述約兒作為母親的獨特性:雖然職業是殺手,但面對家庭時卻展現出與眾不同的母愛。 提到動畫中的媽媽,多數人腦海中會浮現溫柔賢淑的形象。然而,我最欣賞的,卻是一位外表看似冷酷,內心卻充滿矛盾與溫暖的母親,她就是《間諜家家酒》裡的約兒・佛傑。儘管她的真實身分是職業殺手「睡美人」,但當她與假想的女兒安妮亞相處時,所展現出的那份真摯與笨拙的母愛,深深打動了我。她並非完美,卻用最特別的方式,成為了安妮亞心中獨一無二的導師。 第二段:描述約兒的外貌與教育方式 描述約兒的外貌特徵,例如一頭烏黑秀髮和纖細身形。   介紹她的教育方式:雖然時常笨拙、迷...

國中新生英語學習銜接落差之全面解析與實務對策報告

  國中新生英語學習銜接落差之全面解析與實務對策報告 I. 國小與國中英語學習落差的本質與成因分析 國中新生在面對英語學習時所經歷的適應困難,其根本原因並非單純的學業內容增加,而是一場從學習模式、評量標準到內在動機的系統性「質變」。這種斷層表現為學生成績的顯著下滑,但其核心問題卻是學習心態與認知能力培養上的斷裂。全面理解這些深層次的差異,是提出有效改善方案的基石。   1.1 從量變到質變:單字與文法的深度擴展 國中英語學習的首要挑戰,在於字彙量的急遽增加與文法複雜度的躍升。根據資料顯示,國中教育會考所需的單字量約為 1200 字 ,這與國小階段的字彙量要求有顯著差異。具體而言,國一每課單字量約 20 個,而國二、國三則增加至 30 至 40 個 。這種數量的「量變」背後,隱藏著學習方式的「質變」。在國中階段,學生必須學會區分「活用型單字」(需理解拼寫與應用)與「辨識型單字」(閱讀時能理解即可) 。這意味著單純依賴死記硬背中文意思的國小模式已不再適用。   國中新生必須從單純記憶字彙,轉向深度理解與應用。這包括認識單字的搭配詞( collocation )與構詞特色(如字首、字根、字尾)。這種從孤立的「字 - 義」學習,到建立「字 - 音 - 形 - 境 - 用」多維度關聯的轉變,對許多學生而言是一個巨大的認知挑戰。當學生仍停留在「只背中文意思」的學習習慣時,他們在閱讀與寫作上將會遇到瓶頸,因為他們缺乏將單字應用於不同語境的能力 。文法方面,國中課程從國小階段簡單的句型使用,過渡到複雜的語法結構分析,如副詞子句、名詞子句與形容詞子句等,這進一步加劇了學習的難度 。這種從「基礎句型」到「複雜結構」的跨越,是造成新生挫折感的第二道關卡。     1.2 學習心態的轉變:從趣味體驗到學科挑戰 國中新生英語學習的真正障礙,往往不是能力不足,而是「學習價值」的崩潰與「成就感」的斷裂。國小英語教學多以遊戲化、情境式為主,學生從中獲得立即的樂趣與成就感 。然而,進入國中後,學習重心迅速轉為以考試、文法規則、閱讀測驗為導向,過去的趣味性被嚴肅的學科壓力所取代 。當學生缺乏一個內在的學習目的(例如質疑「為什麼 GOOGLE 可以翻譯,我還要學英文?」),且無法在新的學習模式中找到成就...